logo

我們為什麼學紫微?

話說紫微
我們為什麼學紫微?
許多人學習紫微、心理學、占星、塔羅或身心靈相關的知識,多半是在人生遭遇某些挫折之後,試圖尋找一個可以依靠、理解或解釋的出口。另外,也有朋友是因為被奇妙的聲音或自然召喚,才走進這條探索之路。 我們人類最可愛的地方之一,就是那份「想知道為什麼」的執著。而在那個「為什麼」裡,我們學會思考、學會臣服,也學會放下。當然,也有人選擇與命運對抗,或乾脆否認其存在。 我很喜歡我的紫微老師小紅說的一句話:「學習紫微斗數的目的,終究是幫助我們趨吉避凶。」 這裡的「趨吉」,是學會看見自己的優勢與天賦,將注意力放在可以創造幸福的方向上;而「避凶」則不是逃避,而是理解自己的短板與限制後,將時間、資源與能量集中於可以開花結果之處。 學習紫微,並不代表我們就能改命或造命。畢竟命運中仍有無法控制的險厄與驚喜。但我們至少能學會「選擇關注」,在每一次困境中找到可以借力的地方,在每一次迷惘裡找到化解與成長的機會,最終,也學會了接受與放下的智慧。 我想起年輕時,爸爸曾送我一句話: "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't change,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,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." (神啊,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,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,以及智慧去辨別兩者的不同。) 這句話,和學習紫微後的心境,意外地相似。 雖然我們說要「趨吉避凶」,但很有趣的是,在實際學習中,我們往往會更在意那些「兇」。 每次在課堂上講解吉星與兇星,總能感受到聊天室裡的氣氛轉變——聊到吉星時,大家輕鬆愉快、語氣和緩;但一講到兇星,整個畫風丕變,大家紛紛追問:「老師,這怎麼辦?那怎麼解?」 重感情的學生最關心夫妻宮的兇星,事業型的人則死盯著財帛與官祿宮的狀況,而關心家庭與置產的人,則焦慮於子女與田宅宮的凶象。那股「我要知道,我要破解」的焦慮,幾乎每堂課都會如期而至。 但事實上,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十二宮位與108顆星曜。 若我們願意將目光從恐懼轉向潛能,把握星曜賦予的優勢與時機,才有可能讓命盤成為我們人生的導航器,而不是令人焦慮的詛咒。 甚至,連兇星,也可以成為機會之門。 我們不是古代那種只能在「好命」中等待機運來臨的子民,也不再受限於階級、門第與行業排序。每個人,都能用命盤看見潛藏的力量,在自己的時間軸上,創造新的氣象。我認為,這就是我鼓勵大家都學習紫微的原因。